皮海洲 | 立方大家谈专栏作者
【资料图】
在本文的开头,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如果你是华夏银行的大股东,一边是华夏银行二级市场的股票,市场价只有5.06元/股(8月8日收盘价);另一边是华夏银行定增的股票,定增价格15.16元/股,定增价格较市场价格溢价200%,在这种情况下,你是选择二级市场的股票还是定增的股票呢?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毕竟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人们自然会选择低价的二级市场股票,这样的选择才会获得投资收益。而选择高溢价的定增股票,买进即意味着亏损,这是所有的投资者都不会作出的选择。除非是有人跟钱有仇,嫌自己钱多了,故意要寻找亏损的机会。
不过华夏银行的大股东却做出了不同于众人的选择。8月8日晚,华夏银行发布公告,该行第一大股东首钢集团和第四大股东京投公司拟认购华夏银行非公开发行的A股股票金额分别为50亿元和30亿元。按此次定增价格15.16元/股计算,对应认购的股份分别约为3.3亿股和1.98亿股。这也意味着按当前的市场价计算,两大股东一经认购,即面临着大约33亿与20亿元的亏损。
高溢价参与华夏银行的定增,两大股东首钢集团和京投公司意欲何为?难道说两大股东真的是嫌自己钱多了?或者说是与钱有仇?当然并非如此。两大股东高溢价参与华夏银行的定增,体现出来的就是大股东的一种责任感。
如果单纯是从投资的角度,从二级市场买进华夏银行的股票显然更划算,毕竟定增的价格较二级市场股价溢价了200%,这是有目共睹的。玩资本的人谁都不是傻子,这笔账谁都会算。首钢集团和京投公司之所以要高溢价参与华夏银行的定增,这并非是纯粹意义上的投资行为,更是履行大股东的责任,要支持华夏银行的发展。
华夏银行为什么要进行定增?在最新公告中,华夏银行说明了抛出大规模定增方案的原因:公司本次发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以适应资本监管要求,同时增强公司风险抵御能力,以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挑战。华夏银行说的是实情,毕竟银行业对核心资本的要求很高,如果资本充足率水平得不到提高,银行业务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受到限制。所以,作为上市公司的华夏银行只能通过融资来解决。
但银行业在二级市场进行股权融资明显处于不利地位。因为在国内股市,绝大多数银行股的股价都处于破净状态,未破净的银行股只是少数。如此一来,银行股的再融资(包括定增)就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因为银行作为国有金融机构,其再融资的价格是存在约束的,即不能低于每股净资产,一旦低于每股净资产,即视同国有资产流失。如此一来,银行股的再融资相对于市场价来说,大都属于高价融资或高溢价融资。因为再融资的价格明显高于二级市场价格,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显然是不会参与的。这样一来,银行股的这种高溢价定增,也就只能由公司的大股东来买单,这其实也是大股东履行自己职责的时候了。
实际上,自2003年A股上市以来,华夏银行已经进行过两次这种高溢价定增。第一次是2008年10月,华夏银行完成115.6亿元定增,向大股东首钢集团、国家电网、德意志银行合计发行7.9亿股股份,发行价为14.62元,而当时华夏银行二级市场价格仅在7元左右。第二次是2019年1月,华夏银行又完成292.36亿元定增,向首钢集团、国网英大、京投公司合计发行25.65亿股股份,发行价为11.4元,较彼时二级市场价高出约53%。
这一次是第三次,华夏银行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0亿元,作为华夏银行的第一大股东,首钢集团当然是当仁不让了。这就是首钢集团及京投公司作为华夏银行的大股东为什么要参与高溢价定增而不是在二级市场低价买进华夏银行股票的原因了。毕竟在二级市场买进股票,资金是在投资者的手上转移,上市公司并不能收到资金,而只有定增,资金才能流动华夏银行的手上,才能有利于华夏银行补充核心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可见,首钢集团、京投公司弃低价买高价,这体现出来的就是大股东的责任感。拥有这种有责任感的大股东,企业的发展才能给人以希望。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关键词: 华夏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