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场,董事增持不少见,那独立董事增持呢?少见!独立董事要增持数千万股呢?更少见!
10月25日,洛阳钼业发布公告,公司独董王友贵将通过法律法规允许的方式增持公司H股社会公众股份。本次增持股份数将不超过6000万股H股股份,增持不设价格上下限。
洛阳钼业公告
(资料图片)
尽管王友贵计划增持的是H股,洛阳钼业的投资者们仍相当兴奋,纷纷在股吧留言。不过,由于公告没有披露增持数量的下限,也有投资者提出疑问,“不超过6000万股,那岂不是100股也可以的?”
就此,上证报记者联系了洛阳钼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王友贵在公司担任独董多年,增持是王先生的个人决定,不方便评论。
独董王友贵是何背景?
据公开资料披露,王友贵现年60岁,曾任香港招商局集团公司秘书、业务发展部副经理。于1990年加入加拿大温哥华Seaspan公司,开拓了集装箱船租赁业务,成功带领Seaspan于2005年在纽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并担任Seaspan(NYSE: SSW)CEO兼董事长达12年,使之成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租赁公司。王友贵于2017年年底卸任后,转向清洁能源领域投资发展,创办Tiger Gas,被评为2016年度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海运人士。
据查,2021年10月,老虎燃气(Tiger Gas)订购的第一艘“TIGER LONGKOU”轮举行下水仪式,被认为开创了使用罐式集装箱运输液化天然气的商业新模式。王友贵当时透露,Tiger Gas业务发展很快,未来有上市的计划。
有接受采访的券商人士表示,6000万股肯定不是个小数目,但是对照洛阳钼业的庞大股本来看,并不算多。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目前,洛阳钼业总股本约216亿股,包括香港流通股39.33亿股和176.66亿股A股股票。王友贵目前没有持有洛阳钼业的股票,按照顶格6000万股增持,个人持股比例不到0.3%。按最新H股股价计算,王友贵顶格增持需花费约1.4亿元人民币。
独董持股是否影响独立性?
独立董事可以购买任职上市公司的股票吗?会不会影响独立性?
上证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独立董事是可以买卖上市公司股票的,但需要遵守高管买卖股票的相应规则,譬如窗口期不得交易等。
另外,依据《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第3条第2项,直接或间接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或者是上市公司前10名股东中的自然人股东及其直系亲属不得担任独立董事。据此理解,只要持股比例不超过1%,就是合规的。
事实上,A股市场上独董增持的情况已有先例。如ST宏图去年2月就曾披露,公司独立董事王家琪计划增持不低于30万元的公司股票。富森美2019年10月也曾披露,公司独立董事严洪增持了3.37万股的公司股票,增持后合计持有10万股公司股份。
为何大手笔增持?
那么,王友贵为何要如此大手笔增持洛阳钼业?
洛阳钼业公告称,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上证报记者采访券商研究员,对方给出了四条可能的看好洛阳钼业的理由。
业绩肯定是一个重要原因。10月24日,洛阳钼业披露了三季报,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24.7亿元,同比增长4.67%;实现净利润53亿元,同比增长49%;扣非后净利润47亿元,同比增长约146%。对照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洛阳钼业的净利润已经超过了2021年全年的51亿元。
资源是另一个重要因素。作为全球钴产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洛阳钼业旗下的TFM铜钴矿是全球范围内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在产铜钴矿之一,矿区面积超1500平方公里,资源潜力巨大。2020年新取得的毗邻TFM矿区的KFM铜钴矿是世界级绿地项目,资源量丰富,铜钴矿石平均品位高,具备巨大勘探潜力,进一步巩固了公司新能源原材料领域的地位,使公司在全球绿色能源行业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公司持有30%华越镍钴项目股权,并按比例包销氢氧化镍钴产品,初步布局镍金属。
第三个理由,前不久,洛阳钼业迎来了宁德时代旗下子公司作为重要战略股东,被认为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拓展。今年9月底,洛阳国宏投资控股集团以及宁德时代、四川时代签署《投资框架协议》,洛阳国宏以其持有的洛阳矿业集团100%的股权向四川时代进行增资;交易完成后,四川时代将通过洛阳矿业间接持有公司24.68%的股份,成为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
此前,洛阳钼业已与宁德时代展开项目合作。2021年4月,宁德时代间接控股公司邦普时代通过其全资子公司香港邦普时代以总对价1.375亿美元获得洛阳钼业KFM铜钴矿23.75%的股权。据披露,目前该股权转让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第四个理由是股价表现。今年以来,洛阳钼业港股价格累计下跌了约35%,A股价格累计下跌了约23.4%。
或是受独董大手笔增持等消息影响,洛阳钼业A股价格今天上涨了1.69%,港股价格上涨超过7%。
值得注意的是,如洛阳钼业公告所言,本次增持计划可能存在因资本市场情况发生变化等因素,导致增持计划无法实施完毕的风险;可能存在增持主体采用自筹资金方式增持公司股份,但资金不到位导致增持计划无法实施完毕的风险。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