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国称,光伏行业目前最大风险来自非理性的资本市场。
(相关资料图)
68年光伏史上,中国光伏企业首次创造了硅电池效率的最高世界纪录。
11月19日,在第十六届中国新能源国际博览暨高峰论坛上,隆基绿能(601012.SH)宣布,已收到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的最新认证报告,隆基绿能自主研发的硅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达26.81%。
“世界太阳能之父”、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马丁·格林当日通过视频宣布,这是目前全球硅基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
这也是继2017年日本公司创造单结晶硅电池效率纪录26.7%以来,时隔五年诞生的最新世界纪录。
单结光伏量产的终极效率:向27%靠拢
据界面新闻了解,从2021年6月至今,隆基绿能的高效晶硅异质结电池研发团队,多次刷新了硅异质结电池世界纪录,使得隆基绿能的电池效率绝对值增加了1.55%。
近一个多月内,隆基绿能分别以26.74%、26.78%、26.81%的效率,三次刷新硅太阳能电池效率纪录。
隆基绿能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徐希翔表示,2017年,日本公司创造了单结晶硅电池效率纪录26.7%,是使用异质结+IBC的复合技术所突破的。
隆基绿能的新纪录使用了异质结技术,从24.7%、25.1%的基础上提高至26.81%。徐希翔称,隆基也在做异质结+IBC技术,未来效率还将进一步提升。
发布会后,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单结晶硅电池理论效率在29.4%。单结晶硅电池发展至今, PERC技术路线大概率会在24%左右的转换效率止步。
李振国称,量产电池转化效率每提升1%,意味着降低系统成本约4%。
“下一代光伏技术无论是TOPCon、IBC或异质结等,今后三年均会实现26%-27%的量产效率。”李振国称,这在技术上难度不大,关键是如何低成本实现。
TOPCon、IBC、异质结都属于N型技术,被认为是下一代电池主流技术。N型电池具有转换效率高、双面率高、温度系数低、载流子寿命更长等优点。
李振国认为,从投资收益上看,TOPCon技术路线降本空间可能更大,但目前并不理想,设备投资成本相较PERC高出30%-40%;异质结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因低温影响,需使用透明导电膜,会导致成本更高。
11月2日,隆基绿能在杭州正式推出了基于HPBC电池技术的全新组件Hi-MO 6系列产品,以用于分布式应用场景。
隆基绿能的数据显示,HPBC电池的标准版量产效率突破25%,叠加了氢钝化技术的PRO版,效率可超过25.3%。
此前市场认为,HPBC电池技术是基于P型的IBC技术。当时,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表示,这是一种曲解,HPBC电池技术是复合钝化背接触电池的简称,为隆基绿能独创,由隆基命名。
19日,李振国进一步解释称,隆基的HPBC是P型TOPCon技术以及IBC技术的融合结果,更大的好处是美观,可与自然和建筑美学相结合。
李振国称,隆基并没有将HPBC电池技术定义为光伏的终极产品。单结光伏的终极产品,量产要向27%的转换效率上进行靠拢。同时,未来5-10年内,双结电池也有开发空间,有可能达到40%的实验转换效率,30%-35%的量产效率。
“在电池技术上,隆基对于N型、P型没有设限。”李振国表示,公司更多是从客户角度出发思考价值。他认为,未来HPBC技术路线升级版也有潜力做到26.5%的转换效率。
光伏行业非技术成本仍高
“过去十几年,光伏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超过了大家的想象,甚至超乎了从业人员的想象。”李振国称,这为能源转型、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他提出,从技术角度看,光伏在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最便宜的电力能源。中国光伏行业非技术成本太高,导致上网电价比较高。
李振国提出的非技术成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收取的土地租金和税费;二是资金利率成本较高;三是电力外送线路等其他成本。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非技术成本发生的实际受益人,如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电网等,均参与到了经济内循环。”李振国称。
2020年,中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问题形成共识的速度,超乎预期。”李振国称,这使得市场迅速涌动,但产业链没有做好充足准备,导致近两年产业链内部存在不均衡。
李振国认为,原材料短缺是阶段性的,过剩会成为常态,未来产业链一定会回归到正常、理性的状态。届时,光伏对能源转型将不仅是概念上的支撑,而是全球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现实支撑。
对于“危机感”,李振国此前曾表示,隆基绿能未来面临的两大挑战是超出认知的黑科技,以及自身组织发展。
“经过发展后,现在这两方面危机感变弱了。”李振国认为,目前行业最大风险来自于中国非理性的资本市场。
“当前对光伏企业过度扶持,有可能导致未来行业洗牌时,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和困难,这也将是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李振国称。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关键词: 光伏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