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优限劣”不断加码,风险机构和不良机构持续出清。
(资料图)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中基协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1565家。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的采访的专家表示,监管“扶优限劣”举措不断升级,风险机构和不良机构持续出清。未来,私募机构需提升自身合规风控水平,增强专业能力,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1个月罕见1565家私募被注销
据中基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中基协中止办理20家相关机构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申请,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1565家。截至2023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22156家,较上月减少1511家,环比下降6.38%。
进一步梳理中基协官网披露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销情况,仅1月20日一天,就有1449条私募注销的公示信息。
上海锦天城(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瀚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被注销的私募机构基本都属于问题私募机构(严重违法违规或失联私募)和长期没有展业的私募机构(如连续12个月没有在管基金),有利于贯彻“扶优限劣”的政策和根治“小、乱、散、差”的现状,从而促进私募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纵观近些年数据,2018年至2022年全年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分别为772家、1072家、1057家、1230家、2217家,而2023年开年一个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销数量便超2022年全年数量的七成。
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李海波律师认为,“大批量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被注销,明确释放出监管‘坚持分类施策、扶优限劣,进一步净化私募行业生态、引导私募行业有序发展’的态度,同时也提醒私募机构要及时开展自查整改,严格按照各项监管要求合法合规经营。”
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无规矩不方圆,一个迅速增长且健康持续发展的市场,离不开“强监管、严规范”的措施。
2022年以来,中基协相继出台《关于加强经营异常机构自律管理相关事项的通知》和新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自律管理和纪律处分措施实施办法》,切实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打击和淘汰“伪私募”。
“伪私募”“乱私募”加速出清的同时,行业的准入也愈加严格,登记备案门槛渐高。2022年12月30日,中基协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征求意见稿)》,从基本经营、出资人和从业人员等方面出发,适度提高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要求。
汐泰投资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扶优’能给行业中较为优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提供便利性服务,例如分道制下的快速备案服务;‘限劣’则对合规意识不强,治理水平不高,诚信记录存在严重问题的机构予以一定的限制,为‘真私募’提供更好的行业环境,出清小、乱、差的尾部机构。”
李海波律师也认为,加速出清且准入严格会使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资金和人才将集中于百亿级以上的中大型私募。
谈及行业“扶优限劣”持续升级下,私募机构应如何进一步提高合规风控水平,李海波则建议,首先要遵循基金行业的“智本”特点,招聘符合条件的合规专业人才,提升公司合规风控水平;其次要加强人员培训,需及时掌握监管机构的各项新规要求,树立合法合规意识;最后要建立更为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可以将流程控制、风险控制的各项要求嵌入科技系统,形成刚性约束,从制度源头上防范合规风险。
在许瀚看来,私募管理人的实控人、高管更应持续学习私募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则,了解最新的监管动态,了解行业处罚案例,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业内人士建议,私募机构还应加强内部专业化建设,提高自身的投资研究能力,积极探索新的投资领域,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关键词: 扶优限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