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工智能(AI)再度成为热门话题。
“我们看AI,就像在铁路边听火车的声音,若隐若现,似乎要来,当它真来时会飞速过去,会将你甩在后面,这就是AI的到来。”2017年5月,AlphaGo与世界围棋冠军柯洁人机大战,解说员的评论言犹在耳。
这场对战触动并启发了广发睿毅领先基金经理林英睿。自此,他投入很多精力研究量化,借助量化工具处理纷繁复杂的市场信息、刻画不同行业的状态。他希望自己能坐上AI的列车,借AI的力量打造出可解释、可复制、有容量的策略,增强主动投资的科学化与系统化。
(资料图片)
林英睿本科硕士均毕业于北京大学,有12年证券从业经历、超过7年公募投资经验。现任广发基金价值投资部基金经理,管理广发睿毅领先、广发聚富、广发多策略等产品。在中生代基金经理群体中,林英睿被视为投资圈“孤独的登山者”,当绝大多数同龄基金经理偏好成长投资的时候,他默默地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深度价值投资,并获得了出色的业绩。2022年,沪深300指数下跌超过20%,林英睿管理的5只基金年度收益率超过10%,最大回撤不超过13%。拉长时间来看,其任职时间最长的广发睿毅领先,自2017年末至2022年末的累计回报达195.06%,年化回报为23.92%。
日前,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林英睿,他详解了自己追求绝对收益的投资理念,以及投资体系的形成和进化过程。
阿尔法源自人性
导致的群体行为
证券时报记者:2022年市场低迷,你管理的多只基金获得了超过10%的正收益,有哪些重要操作?
林英睿:一是前三个季度,组合一直保持70%左右的中性仓位,在市场下跌中获得了一定的超额收益;二是三季度后半段开始逐渐加到满仓,跟上了市场的反弹。我们持有的资产在去年四季度表现比较好。不过,短期因素不那么重要,从长期来看,我们的阿尔法不是源自某个事件驱动,而是来源于更深层次人性导致的群体行为。
证券时报记者:你在去年三、四季度市场特别悲观时加仓的理由是什么?
林英睿:去年8、9月,我们通过分析发现,主流宽基指数,尤其是符合我们风格的大盘价值指数已经跌至历史极端值附近,并在两三个标准差的位置震荡了大半年,这种情况下投资的胜率非常高。虽然当时仍有很多问题看不太清楚,但投资的图景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迷雾中展开。在这种时点,加仓才符合我们的投资框架和研究成果,这是战略问题。
证券时报记者:去年四季度你主要加仓了什么资产?
林英睿:我们在结构上的主线是围绕两个“正常化”:经济正常化和生活正常化。
证券时报记者:从季报看,你在这条主线上坚持了很久,这是否需要很大的耐心?
林英睿:我们坚持了一年多,你看到的结果是我们的持仓没有变化,但其实过程很艰难,因为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情,会让你产生心理波动和怀疑。我们能够坚持,首先是有一个体系支撑,能够比较客观地判断某类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与潜在波动率;二是基于对行业或某一类风格资产的研究深度,深入的研究可以让我们坚定信心。
绝对收益更重要
择时可以平滑波动
证券时报记者:请讲讲你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目标。
林英睿:我们致力于从绝对收益角度出发,挖掘低估值领域均值回归的行业和个股机会,构造一条波动低、回撤小、中长周期收益率还不错的净值曲线。我们的底层理念是相信均值回归,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证券时报记者:公募基金大多追求相对收益,你为什么强调绝对收益?
林英睿:相较于市场上的排名,我觉得给持有人实现绝对收益更重要。从过去的实践看,主动权益基金净值波动较大,可能导致持有人过早离场,赚不到基金净值增长的钱;而较低的波动率、较小的回撤,可以带来较好的持有体验,让更多持有人真正获得基金经理提供的Alpha.这一底层认知,决定了我的投资目标不是追求短期很高的收益率,而是更关注预期收益率需要承担的回撤和波动风险,追求风险调整后较好的收益率。
证券时报记者:事后来看,你历史上几次择时操作都有不错的效果,在择时方面有什么经验?
林英睿:我们有一套体系去监控宏观环境、流动性、交易结构的状态,可以告诉我市场处于什么状态。而主观研究方面,我要去判断什么是当下市场的主要矛盾。我们很少做这种大的择时,可能一年半才有一次这样的机会,能够做对也有一些运气成分。理解市场,特别是预测市场,很多时候靠勤奋和禀赋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对市场变化保持持续的关注度,对市场保持敬畏。
证券时报记者:你为什么会坚持择时?
林英睿:其实择时本质只是我们做资产配置在某一类资产里的投影。A股市场波动较大,正确的择时不仅可以带来较高的超额收益,更能平滑基金净值的波动,不做择时,很难做出较好的夏普比率。正是因为择时,在过去几年市场的几次大跌中,让我们的回撤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在胜率与赔率
较高的行业下重注
证券时报记者:在构建投资组合时,你如何挑选行业?
林英睿:我们会从中观入手,选择基本面和估值均在底部、下跌空间小、波动小,基本面有明显变化的行业作为备选池,通过对行业未来基本面演绎的判断,对各细分行业的胜率和赔率做出分析,在备选池里进一步择优。
证券时报记者:从公开资料看,你在行业配置上曾与市场风格有过几次较大的偏离。
林英睿:我们在历史上做过三次大的行业偏离:一是2018年大幅加仓养殖股;二是2020年大幅加仓煤炭股;三是2021年下半年加仓航空股。在当时,我们对这些行业测算出的胜率、赔率与风险收益比都非常高,因此敢于给出较大的风险暴露。
证券时报记者:2020年下半年,核心资产备受追捧时,你为什么买煤炭股?
林英睿:当时的分析是,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的经济,会在下半年逐步恢复,而中上游供给可能会严重不足,并由此驱动全球性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其中焦煤的情况尤为突出,经过供给侧改革、金融去杠杆之后,大量焦煤产能被淘汰,而且企业没有做资本开支,没有新增产能,那么,未来一旦需求重起,肯定是供不应求,且持续性会比较强。另外,当时焦炭价格已连续上涨了十轮,很多企业的盈利快速提升,但很少有投资者关注周期股,股价非常便宜,特别是在港股市场,交易着一两倍PE预期的煤炭股,潜在股息率高达10%-20%,投资价值非常高。
证券时报记者:请具体讲讲你对航空股的看法。
林英睿:2019年之前的十多年里,国内航空公司曾大量买飞机,年供给呈现双位数增长,绝大部分时间是供过于求,与之对应的是愈演愈烈的价格战。2017年供给侧改革、2018年金融去杠杆之后,行业内增速最快的公司受到了限制,给行业格局带来了很大变化。与此同时,各航空公司开始深刻认识到机队规模已经很大,大家不应再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而必须更重视安全和效益。从民航总局的“十四五”规划和各航司的机队规划可以看到,供给增速已从过去的两位数下调到5个点甚至更低,但生活和经济活动正常化后,我们的需求增速大概率超过5个点,这意味着航空行业将从供过于求切换到供不应求。
证券时报记者:新兴赛道估值天然较高,很难进入你的伏击圈,是否意味着你会放弃新兴行业的机会?
林英睿:市场上永远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机会,任何策略如果做得很好,都能获得不错的业绩,但没有人能把所有钱都赚到。市场机会并不只是存在于大家关注的10%或20%的资产里,市场有5000家公司,大部分公司没受到关注和研究,不代表这些公司不具备投资价值。
证券时报记者:你是怎么规避价值陷阱的?
林英睿:我们加入很多条件规避价值陷阱,比如尝试引入ESG信息,ESG可以从公司三张报表之外提供关于可持续经营的刻画,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尾部风险。另外,不能把太多权重放到一家公司上,因为决定中短期股价的因素太多,为规避个体性风险,我们开始对细分行业采取分散配置。
我们不会被AI替代
但会被使用AI的人替代
证券时报记者:你的风格是在熊市抗跌,但在牛市会不会相对落后?当市场风格不适合你时,怎么办?
林英睿:这的确是一个我们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改进的思路大概是两个方向:一是把价值风格的阿尔法做得更高更稳定,二是保持一定的灵活仓位,以高弹性去做一定程度的对冲。
从2018年开始,我的主要工作是不断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丰富进化投资框架,突破单一策略的局限。到现在,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定量工具,增加了一些子策略以适应复杂的市场环境,可以在市场风格不利于主策略时,降低相对收益偏差。
证券时报记者:你说的定量工具就是量化?
林英睿:我们成立了基本面量化研究小组,工作方向就是定量、系统地挖掘阿尔法。团队成员除了我,其他成员都有数学专业背景,用纯量化的方法做宏观和中观的研究。此外,量化也有很多策略方向,我们会围绕偏价值领域开发新策略,目的是提高价值投资的收益弹性,同时又能降低波动率。
证券时报记者:量化是你投资体系进化的一部分?
林英睿:我们的主策略(困境反转策略)已经比较成体系,也比较成熟。我们现在做另外一套东西,可能跟主策略完全不一样,最后把主观研究和量化投资融合起来,构建更科学、更系统的主动投资体系。
证券时报记者:你们最终想获得什么效果?
林英睿:我们是从净值曲线出发,希望获得波动低、回撤小、拉长来看收益不错的净值曲线,同时,我们更希望这条净值曲线尽可能把运气成分剥离出去,希望建立可解释、可复制、有容量的投资体系。
证券时报记者:你很重视AI?
林英睿:量化对市场已经产生了很大冲击,2017年以来,量化私募的体量从一千亿左右发展到一万亿,因为机器能更系统、更客观地挖掘出一些规律。在大部分时候,量化多头比主观多头超额业绩更稳定。
证券时报记者:面对AI的挑战,你有很强的危机感?
林英睿:最近很多人都感受到了AI的挑战,不过,AI只是工具,真正赚阿尔法的不是工具本身,而是你给它的主观输入。所以,我们在未来不会被AI替代,但可能会被使用AI的人替代。我希望自己是使用AI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在原有的体系之外搭建一套新的体系,因为要拥抱新技术、新工具。
有点“社恐”
喜欢做案头研究
证券时报记者:你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证券市场?
林英睿:我大二开始尝试炒股,主要受同学、老师影响。2006年,我去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流了大半年,绝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馆,读了很多金融书籍,对我帮助很大。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今后要做投资。
证券时报记者:你喜欢孤独?
林英睿:我平时几乎不参加应酬,有点“社恐”,也比较宅。我喜欢通过数据和资料做研究,但不太关注需要交流才能获知的信息。
证券时报记者:你如何应对短期业绩的压力?
林英睿:刚做基金经理时,压力比较大,因为很多人还是会更关注短期业绩,阶段性表现不好,需要大心脏去承受。但经过市场牛熊转换,经历多了就习以为常,不会有太多情绪上的波动了。
从全球机构投资者的长期表现来看,能赚15-20个百分点的年化回报就非常牛,如果还能以更小的波动、更小的回撤获得,可以说非常优秀。我们的目标不是一年涨100%、半年涨50%,不是每年跑进前1%、前10%,而是如何在长期获得更好的年化收益。想明白这一点,会从容很多。
证券时报记者:投资者的行为会影响到投资结果,比如在高点有很多资金进来,在低点大家又不愿意进来。
林英睿:这是一个规律,我们会利用规律,这也是我们的一个阿尔法来源。
证券时报记者:你对投资者有什么寄语?
林英睿:理财和暴富是两码事。财富管理市场非常大,各种各样的方法和策略都能赚钱,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成本,大家要综合考虑自己的理财目标、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产品。我的风格是熊市比较抗跌,但牛市时跑得不一定很快,为符合自己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理财配置的一个选择。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