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发行市场遇冷,百亿级爆款新基金已不见踪影,5月份更是遭遇“断崖式”下跌,新基金成立数量仅为37只,募集规模创下近5年来最低水平。偏股混合型基金更是“无人问津”,发行失败现象频现,年内共有3只新品募集失败,其中不乏知名基金公司的身影。
基金为何卖不出去了?瑞融资产首席研究员梁晓曼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基金发行失败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市场环境影响,尤其在股票市场大幅下行情况下,极大提高了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对于权益类基金的投资会变得更为谨慎;另一方面,很多新基金申购资金来源于老基金的赎回,目前很多老基金陷入亏损,投资者被套牢,也间接影响了申购资金的供给。
(资料图片)
单月发行规模创近5年新低
公募基金发行市场遭遇“寒冬”,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以认购起始日为统计口径,5月以来共有37只新基金成立,同比减少近60%,发行数量创下2018年2月以来最低;基金发行份额仅为317亿份,同比减少超66%,创下近5年最低水平。
具体来看,在5月发行并成立的37只产品中,近一半的新基金成立规模不足3亿元,债基和央企主题ETF成了“主力军”,贡献超八成的发行规模。按照募集规模排名,前三的新基金均为债基,3只纯债基金合计募集规模近150亿元,央企主题ETF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4只央企主题ETF成立规模均为20亿元。
另一边,权益类基金就显得“无人问津”了,在5月发行并成立的权益类基金中,最高发行规模仅为2.74亿元,其余多数基金的成立规模在千万元级别,例如东方阿尔法瑞丰A、国泰君安周期精选A、国泰君安创新成长A、富安达智优量化选股型A等成立规模均在1000万元左右。
新基金缘何陷入“滞销”
加大新基金的发行力度,一直是基金公司扩大规模的重要途径,但不少知名基金经理一味发行新基金,大刀阔斧的扩充管理规模,投研团队的实力和业绩却没有跟上,旗下基金产品陷入大幅亏损,导致投资者们望而却步。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募基金发行市场遇冷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市场风险偏好下降,投资者对市场前景不确定性增加、新产品的风险认知提高、基金公司的信任度下降等。而新品发行失败的原因包括投资者对该产品的风险认知不足,基金公司的营销策略不当,市场环境不利等因素。
张雪峰还指出,基金发行降温带来的负面影响颇大,可能会导致基金公司的收入减少,对其业绩产生影响。同时,二级市场也可能会受到影响,因为新基金的发行通常会带来一定的市场流动性。
“当前无论是两市日成交量,还是基金发行量都处于低点。”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近期受到市场大环境影响,基金发行较困难,基金发行遇阻、募集失败也是市场处于低迷状态的一种表现。不过,这也说明目前市场已处于底部区域。从逆向投资角度来看,当前也是布局一些被错杀的优质股票、优质基金的时机。
影响发行成败的背后是业绩
随着公募发行市场降温,新基金发行失败现象频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3只新品募集失败,且均为偏股混合型基金,包括中信建投均衡成长混合、国融光伏主题行业优选混合、鹏扬进取先锋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宣布合同不能生效的时间分别为1月、3月和5月。
投资者为何不买单了?业内人士指出,大部分新品都是因为未能募集到2亿元资金,不满足基金成立条件而发行失败,这背后与市场环境、渠道推广能力,以及投资者风险偏好等因素都息息相关,但也不排除基金公司自身原因,包括基金经理近年来业绩表现不佳,都会影响基金发行规模。
在前述发行失败的产品中,不乏知名基金公司的身影。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鹏扬基金管理规模为838亿元,位列个人系公募第一,而新品背后拟任的基金经理是赵世宏,为鹏扬基金旗下名将,不过近两年来业绩表现较差。
Wind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赵世宏管理规模为26.3亿元,目前在管产品共有7只基金,如果鹏扬进取先锋没有发行失败,就将形成基金经理“一拖八”的局面。
今年以来,截至5月31日,赵世宏管理的7只基金收益全线“告负”,无论AC份额基金净值均是下跌,业绩排名也明显落后,其中有3只基金年内净值跌幅超15%,特别是2021年至2022年以来发行的新基金,目前都处于亏损状态。时间拉长来看,亏损最为严重的是鹏扬数字经济先锋,成立近两年以来亏损幅度高达40%,另外鹏扬竞争力先锋一年持有、鹏扬丰融价值先锋一年持有2只基金成立以来,亏损幅度在30%和20%左右。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