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时孙膑、吴起、尉缭、赵奢、白起,汉初张良、韩信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有兵家著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握奇经》等。
3、孙武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 。
4、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5、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
6、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7、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8、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
9、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10、2、司马穰苴田穰苴(生卒不详),又称司马穰苴,春秋末期齐国人,是田完(陈完)的后代,齐田氏家族的支庶。
11、田穰苴是继姜尚之后一位承上启下的著名军事家,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因功被封为大司马,子孙后世称司马氏。
12、后因齐景公听信谗言,田穰苴被罢黜,未几抑郁发病而死。
13、由于年代久远,其事迹流传不多,但其军事思想却影响巨大。
14、唐肃宗时将田穰苴等历史上十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庙十哲。
15、宋徽宗时追尊田穰苴为横山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16、3、孙膑孙膑(生卒年不详),其本名孙伯灵(山东孙氏族谱可查),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华夏族。
17、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是孙武的后代。
18、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19、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
20、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21、4、吴起吴起(公元前440年-前381年),姜姓,吴氏,名起,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
22、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23、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
24、在楚国时,辅佐楚悼王主持变法。
25、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因变法得罪守旧贵族,惨遭杀害。
26、著作有《吴子兵法》,传于世,与兵圣孙武并称“孙吴”。
27、唐肃宗时,位列武成王庙内,成为武庙十哲之一。
28、宋徽宗时,追封广宗伯,成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29、5、尉缭尉缭在战国时期有两人,其中一人为魏惠王时期的隐士,另外一人是秦王政时期的国尉缭。
30、因同在战国,容易混淆。
31、尉缭在史书所提及的一般指魏缭。
32、生卒年不详,战国兵家人物。
33、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
34、不知姓,名缭,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入秦游说,被任为国尉后,改称尉缭。
35、《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尉缭子》时又称"尉缭子",为鬼谷子弟子。
36、他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主张‘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
37、相传尉缭懂得面相占卜,在被秦王嬴政赏识之初曾经认定嬴政的面相刚烈,有求于人时可以虚心诚恳,一但被冒犯时却会变得极之残暴,对敌人也毫不手软。
38、尉缭认为这样的嬴政欠缺照顾天下百姓的仁德之心,多次尝试逃离嬴政为他安排的住处。
39、从《史记》的记载可知,秦始皇时代的尉缭与魏惠王时期的尉缭时间上相差近百年,故二者不可能为同一人。
40、兵书《尉缭子》作者存疑: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尉缭子》残简,仅能证明《尉缭子》不是后人所著的伪书,无法证明该书的作者是谁。
41、《尉缭子》兵书,依然无法判断是由魏惠王时期的隐士或是秦王政时期的国尉著作,史学家众说纷纭。
4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尉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田穰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兵家。
本文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有帮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