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生活

国内 商业 滚动

基金 金融 股票

期货金融

科技 行业 房产

银行 公司 消费

生活滚动

保险 海外 观察

财经 生活 期货

当前位置:金融百科 > 金融百科 >

万亿美债要来了,美国财政“余额不足”_当前速递

文章来源:百家号  发布时间: 2023-06-10 12:28:33  责任编辑:cfenews.com
+|-

资料图:美国财政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刚刚逃过债务上限危机的美国经济可能又面临一场新危机。据《华尔街日报》6月7日报道,投资者正在担忧,美国财政部可能发行的超1万亿美元国债将会引发金融市场新一轮波动。

危机引发市场担忧


【资料图】

美国财政部6月7日表示,此前因为债务上限问题,导致美国财政部上星期现金余额降至201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财政部希望在9月前能够使财政部一般账户(TGA)恢复到约6000亿美元的正常水平。

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投资者的担忧,因为这意味着财政部即将大量发债。《华尔街日报》援引摩根大通的数据显示,在未来4个月内,美国政府很可能要发行8500亿美元国债,而到2023年底,美国政府将需要借入1.1万亿美元短期国债。道明证券高级美国利率策略师戈德伯格称,除了2008年或2020年那样的重大危机时刻,“这将是美国国债发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目前并不清楚美国财政部要如何在短短4个月里筹集到如此庞大的现金储备。一般而言,短期国债有各种各样的买家:银行、货币市场基金,以及家庭、养老基金和公司债券等“非银行”买家。彭博社报道说,目前银行对国债的兴趣有限,因为它所能提供的收益不太可能与他们自身储备所获得的收益相竞争。

《华尔街日报》援引一些分析师的话称,货币市场基金可能会成为本轮债券发行的最大融资方。由于在今年早些时候发生的地区银行危机中,许多投资者将资金从危机重重的小银行转向更安全和稳定的货币市场基金,美国这一基金的规模已超过5万亿美元。但这里的风险在于,如果要吸引货币基金投资国债,其收益率至少要在5%以上,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可能不得不以接近6%的利率举债,而一年半前这一数字是0.1%。

金融系统压力陡增

美国财政部不得不在短期内如此快速且巨量发债,引发一些机构和投资人的担忧。他们担忧,此举将影响美国市场流动性、进而对股市和其他金融部门造成影响。

《纽约时报》警告称,如此庞大且快速的借贷势必会将现金从银行和其他贷方转移到美国国债中,抽走金融体系中的资金,并加大本已压力重重的地区性放贷机构的压力。摩根大通分析师尼古拉奥斯·潘尼吉佐格鲁认为,如果再考虑到美联储目前正在实施的量化紧缩政策,市场流动性指标预计将以每年6%的速度下降,“这与过去10年大部分时间内流动性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只有在像雷曼危机这样严重的崩溃中,你才会看到这种收缩”。

彭博社则分析称,国债发行量激增将可能迅速耗尽银行业的流动性,提高短期融资利率,并在美国经济处于衰退边缘之际收紧美国经济。戈德伯格表示,为了购买国债,银行可能争先恐后地筹集更多资金,而这将进一步推高融资成本,并给金融系统带来压力。美国银行则估计,天量放债将产生与加息25个基点相同的经济影响。

曾于2017年至2018年担任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的克里斯托弗·坎贝尔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就表示,“很难想象财政部向市场出售可能高达1万亿美元的债券,而不会对借贷成本产生影响”,“这对经济的潜在打击可能是非同寻常的”。

债务上限陷入僵局

这即将放入市场的1万亿美国国债及其带来的负面冲击,是债务上限危机埋下的祸根。今年1月美国财政部就警告国会美债将要到达上限,但两党硬是将政治博弈进行到了“最后一秒”,才酿成了如今4个月要发债近万亿美元的局面。戈德伯格称,“根本原因仍然是整个债务上限僵局”。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称,仅2023年的联邦预算赤字就预计为1.5万亿美元,而到2033年将增加近一倍,达到2.7万亿美元。据估计,美国未来10年的预算赤字将达到20.2万亿美元。美国政府问责局今年5月公布年度“国家财政健康报告”时明确表示,美国联邦政府正面临不可持续的财政前景。如果政策不调整,债务规模将继续以超过经济增长速度累积。这也意味着债务上限问题将持续困扰美国。

舆论普遍认为,美国债务上限危机反复发作,原因主要在于三方面。一是多年来美国财政收支失衡,连续累积的财政赤字导致债务快速攀升;二是次贷危机后,依仗美元霸权,美联储实施长期超宽松货币政策助长债务增加;三是围绕债务上限的党争加剧,让债务问题不断政治化。美国独立研究机构联邦预算问责委员会的高级政策主管马克·戈德温表示,如果美国在未来10年内能够节省8万亿美元,那将是一个不错的状态,但《2023年财政责任法案》仅能完成1/8到1/4的目标。“这显然不足以让我们一路走到那里,甚至可以说远远不够。”

来源 海外网

编辑 王帅

二审 刘娟

三审 闵捷

举报/反馈

关键词:

专题首页|财金网首页

投资
探索

精彩
互动

独家
观察

京ICP备2021034106号-38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联系我们:55 16 53 8 @qq.com 关于我们 财金网  版权所有  cfenews.com